每個人睡覺時都做過夢,各種奇奇怪怪的夢,
就像一場場電影,有武俠的、有偵探的、有戰爭的、
有愛情文藝的、有親情倫理的......甚至,
也有X級的春宮哩!
夢大都是黑白片,有些迷離,甚至剪輯不怎麼好。
聽說有些人的夢是彩色片,比黑白片漂亮多了,
不知你做過嗎?
然而,不管它是武俠或愛情、彩色或黑白,
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,那就是夢裡的演員都當真地演出;
演員幾乎都會包括做夢者自己,而且他往往演的是主角。
我想,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;
在夢中,被壞人追殺。
你一定很驚恐的逃跑,有時又偏偏跑不動,
急得心臟都快從嘴巴跳出來。
但是,你決不會告訴自己:
"這只是在做夢,假的,別怕"。
最後,你在壞人一刀砍下時,驚醒過來,
一身冷汗,心臟還在噗噗亂跳。
【原來是一場夢】,
你真的明白了,對於夢中的壞人,還去當真計較嗎?
就是這種經驗,很弔詭的經驗,
"方其夢也,不知其夢也。
夢之中又占其夢焉,覺而後知其夢也。"
任何人身夢中,都不會覺察到那只是一場
"虛幻"的影像而已。
人們總是固執著所遭遇的一切,去哭去笑、
去歡去怨、去推斷著自己的吉凶禍福。
假如,你整夜守在一個人的身旁,
盯視著他睡夢中的表情,便可能看到這種景象:
他有時淚流滿面,但是翻個身卻又笑逐顏開。
再側個臉,便是怒聲喝罵.......
在這種種臉譜的變化中,
他可能已在夢裡歷經了許許多多的悲歡離合。
你醒著看他,說:"都是假的呀!別認真"。
然而,他卻完全聽不到你的勸告,
只是在自己的夢中依然地哭哭笑笑。
除非什麼樣的因素,讓他徹底的覺醒。
昨夜,你做了一個夢,
夢到自己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喝酒,非常快樂。
早晨醒來時卻接到一通電話:
"遠方的母親已於昨夜去世",
你立刻掩面痛哭。
或者,你做了一個夢,夢到自己事業失敗,
還因為殺人而必須入獄。
面對妻兒,你痛哭失聲。
早晨醒來時,是個陽光美好的星期天,
妻兒笑著說:"我們今天去郊遊吧!"
你從夢中醒來,確知昨夜種種都是虛幻。
然後,你睜著眼睛,認為自己正清醒地做著
一些哭或笑的事兒。問題卻是:
既然人在夢中而不知其夢,你怎麼確知現在會是真的?
難道不可能是你才走出一個夢境,
卻又進入另一個夢境嗎?那麼,
假如莊子告訴你:【人生只是一場大夢】,
你會相信嗎?
人生只是一場"大夢",在這場"大夢"中,
每個人又在做著各種夢。
甚至做夢的時候,夢中還有夢哩!層層疊疊,
有時真叫人弄不清自己究竟身在哪一層夢裡。
人生只是一場"大夢",你一定不肯相信!
這一切明明都是真的呀!
如此美麗的妻子,實實在在抱在懷裡,
可以感覺到她暖如冬日的體溫。
如此聰慧的兒女,圍坐在身旁,
又說又笑,一張張生氣貫注的臉龐,
可不是冷硬的蠟像呀!
還有這幢價值三千多萬的房子、
讓很多人仰望著的職位、滿箱炫目的黃金珠寶....
這一切都是摸得著、抓得住的東西,
誰說它只是一場大夢!
我明明醒著,絕對醒著,沒有人能奪走我手上的一切。
夢,似乎總是在什麼都失去的時候,才會醒來。
因此,唐代沈既濟(枕中記)裡的盧生,
在夢中享盡富貴,終而去世時,
才憬然而悟,知是一夢而已。
李公佐<南柯太守傳>中的淳于棼也是在夢中
所取的公主死了,官職被奪了,
"潸然自悲,不覺流涕",最後才大夢初醒。
是的,人在順順當當地擁抱著一切時,
怎麼也體會不到虛幻。
只有在得而復失,失而復得,
復得而終必失的經驗中,
才會醒悟到得得失失,只不過是夢幻一場而已。
然而,"人生如夢"不能只是一種抽象概念,
它應該是歷盡一切得失哭笑之後,
才能確時醒悟的真理。
沒有人何人從出生就始終是醒著的;
即使有,那也是假醒,另一種夢幻的狀態。
因為,醒覺是一種對照夢幻而來的經驗;
所以沒有真正夢過,也就沒有真正的醒覺。
夢得越認真,醒覺得越明白。
那麼,我們可以說:人生因夢而真實!
人生因夢而真實。
我們不能在人生的開端,
一聽說"人生如夢"便刻意去逃離。
逃夢,就等於逃離切實的生活。
夢就其為切實的生活這一層意義來說,
是存在的必要,無可逃避。
切實的生活,就其起滅無常、得失不定的現象,
也是存在的必然,無可違抗。
那麼,做為一個人,
就必須切實地生活,認真地入夢。
只有寸寸踏實地走過夢的國土,
並且用心去體會夢境的起滅無常、得失不定;
在這歷程中,人們當時都很"認真",
時而為這個哭,時而為那個笑。
終於,從這般切實的得失哭笑裡,
真的醒覺之後的醒覺到夢境的虛幻。
醒覺之後,有人或許會急忙地拋棄夢土,
另外去找尋心目中所謂的真實;
然而,小心陷入自我構築的另一種
虛幻的國度,這就是"迷真"。
真正醒覺的人,是在體悟到
夢的虛幻之時,
當下即是真,
而不必另外再到什麼地方去找個"真"。
因此,人生在醒覺之後,依然要切實地生活,
依然身在起滅無常、得失不定的夢土中,
不同的是他的"心靈之眼"已能清明寧靜地
看待這個夢土,起滅隨他起滅,得失隨他得失,
不再為此而哭,為彼而笑。
這時的真,我們稱它為"玄真"吧!
這樣說來,人生是"即夢而成真",
不是"棄夢而求真"。
同時,它往往要歷經了
"執夢為真"、"棄夢迷真"以至"即夢成真"的過程。
但是,人生即夢而成真,
只是原則上的可能,事實卻非每個人都做到了。
有些人能在得失哭笑的經驗中,
了悟夢的虛幻而見到真實;
但有些人卻在得失哭笑中,
陷溺日深,入而不出,至死不悟。
其間的差別,只在於是否能常常回頭,
用"心靈之眼"去探照層層覆蓋之下的自己。
索菲亞編輯 2013.12.10
(文/顏崑陽)
留言列表